1)852 惊现歼-20?不,这是超-7B_重生军工子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新永久域名:,请大家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前面鸭翼布局就是十号工程的气动外形验证。”霍海源有些担忧地回答。

  超-7a本身就承担着十号工程的一些技术验证,虽然是一款高级教练机,那是在后面市场定位给定的。这本身其实还是一款战机。

  只不过对于战机来说,超-7a的载弹量太小了,也没有别的轻型战机性能那样出色。

  作为高级教练机,足够胜任了。

  “进气口也是歼十的技术验证机吧?”谢凯问道。

  尾部全都是大三角翼布局,没有差动尾翼的歼十,怎么都会让人觉得那不是歼十。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歼十这款国内第一次自主设计的歼十战机,给谢凯留下了太过深刻的印象。

  那种才是真的歼十,中国空军的顶梁柱战机,谢凯不希望因为自己的出现而让歼十变成不是他记忆中熟悉的战机。

  “是的。尾部采用的歼-9方案,在试飞过程中,表现还是不错。只用于空中格斗,比歼-7的性能高很多。唯独不好的就是作战半径只有500公里,滞空时间太短。”霍海源介绍着。

  这里面只有一架,谢凯围着这架他觉得不正经的战机看了好几圈,怎么看,都怎么觉得怪异。特别是鸭翼到后面的大三角翼,中间有着襟翼连接,看起来就是一个整体。

  襟翼部分,又有不少的凸起。

  跟曾经在网上看到的歼-9最终方案的3d模型图也有太大的差距。

  “我们去生产车间看看呗。”谢凯提议。

  rd-33发动机的耗油量大,他是知道的。

  装备两台这种发动机的米格-29,性能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出众的,唯独航程太短,作战半径太小,使得这款战机被称为短腿王。

  霍海源自然不无不可,这边这架只是用于静压力试验的。

  现在经费充足,一边改进设计方案一边生产,研发速度自然快了很多。

  何况原本歼-9就已经制造了原型机。

  谢凯跟着霍海源到达组装车间的时候,整个车间里面,居然摆着好几种战机。

  之前看到的那架被拆开的强五已经看不到去了哪里,估计正在进行试飞。

  跟上次不同,车间里面又密密麻麻地摆满了战机,生产任务看起来很饱和。

  歼-6、歼-7、超-7a都在同一个组装车间里面能看到。

  “歼-6不是已经停产了?怎么还在生产?”谢凯不解。

  他没想到,现在还在车间里面能看到歼-6爷,国家不可能生产不是?

  “这不是你们的订单吗?要求改造一批退役的歼-6,升级作战能力。”熊宏元从一边走了过来,他在这里等着谢凯他们呢,“改装工作可不容易。”

  “我们的?”谢凯问着汪贵林。

  他真不知道。

  改造成无人机,确实不是问题。

  可这成

  请收藏:https://m.ncj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