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七章 双面树敌_中日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序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伊朗已经取代伊拉克成为中东的新战场,但是中国人却仍然偏执的将两个团的兵力留在伊拉克,不为别的,就为了袭击欧盟部队。

  是的,他们的目的明确到了路人皆知的地步,每一次袭击,都大张旗鼓的宣扬着自己的目的,而事后,又更加大张旗鼓的将战况视频剪辑发布到互联网上,而这一切所导致的结果,就是欧盟国内的民众,对于自己的军队从本就不太信任的程度,变成了怀疑和否定的程度,甚至有人公开宣称,指挥军队作战的并非高级将领,而是某个农场的蠢猪,更让人气恼的是,针对民众的指责和讽刺,国防部人员却毫无可以辩解的余地,只能任人施为。

  这一切让欧盟前线指挥官极度恼火,仿佛一只已经点燃,随时会爆炸的火药桶。当然,在他恼火之余,让他感到疑惑的是,中国人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宣扬他们的胜利?为胜利造势,瓦解所谓的民众的支持的信心?这或许有点小儿科,毕竟,一城一地的胜负显然无损于整个战争。

  可即便如此,指挥官仍然得到命令,集中优势兵力,无论如何歼灭掉敌人的这两个团的兵力——国防部长的电话亲自打到了前线,显然他们承受的压力,要比自己大的多。

  “好吧,蠢猪,不错的外号,而你们能死在蠢猪手下,或许更是一个值得广为流传的笑话。”于是乎,指挥官在一边自嘲着,一边调遣的兵力,将整个敌人可能存在的区域彻底包围起来。

  “看看,你们这群家伙是不是真的是超人。”指挥官已经准备了四个师的兵力,在六比一的情况下,指挥官真的很想知道,这帮家伙要用怎样的办法才能继续在自己的眼前捣乱。

  对于敌人的安排,殷勇略有所知,但却并没有做出相应的部署,实际上,他压根不关心敌人有何动作。伊拉克部队的任务,实际上就是调动敌人,将欧盟的部队从伊拉克引入到伊朗,所以,敌人安排的部队越多,对于殷勇来说,就越成功。

  现在看来部队的战术已经成功了一半,至于之后,就看他们要用什么手段,来调动敌人进入伊朗,这才是计划的精髓,既让敌人看不出其中的缘故,又能保存自己。

  前面,多功能屏幕上,一个个信号此起彼伏的闪烁着,实际上,伊拉克部队的戏码,此刻已经在上演中。

  伊朗,两河流域,已经从分散集中起来的部队此刻正在渡河,充气橡皮艇在柴油充气机的帮助下,如同一个个鼓胀的牛皮,被迅速吹大之后扔入河中,士兵们随后在命令下逐一登上橡皮艇,并在便携推进器的帮助下,向和对岸航去。

  可是,对于几千人的队伍来说,橡皮艇的数量似乎有点过于稀少,大量集中在河边的士兵懒散的站在那里,看着自己的战

  请收藏:https://m.ncj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