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29节往日情怀(1)_清山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种一按肩头,浑身都动的灵透角色,“小胡?小胡,大人找你。”

  “哦,就来了。”胡雪岩放下茶杯,摸出几枚大钱放在桌上,权当会账,跟着听差下了楼。

  进到道台衙门,先给王有龄请了安,笑眯眯的垂手而立:“大人,这一次传小的来,可有什么差遣吗?”

  “雪岩啊,来坐,来坐。”胡雪岩名叫胡学庸,雪岩是他的字,所以王有龄这样称呼他,拉着他的手让他坐在自己身边,对他说:“抚台大人方才把我找去,有一件事要我去办……”

  听他说完,胡雪岩一双笑眼眯了片刻,“这有何难?大人难道忘记了,咸丰二年年底的事情了吗?”

  “哦”一句话给王有龄提了醒,“对,你说得对,还是你的记性好。”

  自从清廷设立了总署衙门,并且允准各国在京中设立使馆以来,美国驻上海领事瓦特先生就逐渐认识到了和中国人做生意是一笔大有潜力可以挖掘的金矿,特别通过在香港的英国同行的帮助,给居住在纽约的自己的老友文德斯发去了一封电报,邀请他到中国来,并坦承相告,中国是一块从来未经开发的土地,任何一个人,只要有勇气到这里来走上一遭,立刻就能够收到十倍、百倍的利益。

  文德斯知道自己的老友不尚空言,既然他有这样的邀请,便决定亲自走上一遭,他第一次到中国是在咸丰二年的年中,虽是走马观花的一望,却也给他发现,中国产品的价廉物美,中国人工的便宜,都不是在美国能够想象得到的。

  他甚至都没有多呆,住了半个月的时间,立刻返回国内,召集朋友,聚集了一批资金,再度越洋而来,携带着大笔资金,只想多多购进便宜的中国产品,带回国内销售,大赚一笔。

  他想得太过简单,认为自己带着钱来和中国人做生意,对方一定会远接高迎,但中国人对于他这样金发碧眼的洋人一不知其底细,二不知其信用,居然对他都是持敬而远之的态度,在中国江南之地蹉跎良久,虽也是购进了一些生丝、茶叶等特产,却距离自己臆想之中相去甚远。

  后来还是求瓦特先生帮助,给他想到了一个好办:他的船上带有很多从国内购买的烟、酒之物,到岸缴过税款之后,就准备分散销售。瓦特先生对他说:“这样的东西在中国销售,一来获利微小,二来劳费时日,不如不卖,只拿这些东西当做礼物,赠送彼邦官场中人。到时候,有这些人在一旁帮衬,你的生意就真的能够做大了。”

  文德斯终究是商人,眼看着这些耗资不菲的烟酒之物居然要白白送人?心里很有些不满,不过自己的生意瓦特也投资入股了,不好拒绝,更何况,这是在中国,不是在自己的故乡,还是听从在中国多年的老友相劝吧。于是就

  请收藏:https://m.ncj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