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1节 食古不化(2)_清山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容闳说道,“朕看过你的履历折,你年幼的时候,就远赴异乡,回国之后,所行的,也都是一些多与洋夷往来的事体,朝中的很多人情往来,未必如西洋各国那般的简单,日后于上书房当值的时候,要是有一些心中委屈、焦躁之感的话,只管递牌子进来,朕酌情为你做主。”

  他的本意是提点容闳几句,却不料,对方根本听不懂!容闳自幼生长南国,受的又都是一些西式教育,严厉则严厉,但彼此师弟,同窗之间的关系却也很是融洽,之后出国求学,再到归来入朝,所交往的如宝鋆、李鸿章、徐继畲、荣禄等人,或者和他往来并不频密,或者年少,性情淳朴,另有一份师生情谊,故而,官场上的这种倾轧,于容闳来说,竟似乎是如同未经世事的孩童一般!故而对皇上特别说的这几句话,没有半点领会,唯唯应着,碰头而出。

  皇帝叹了口气,摆手示意六福,“让外面几个奴才进来。”

  六福转身出去,只见倭仁、徐桐两个跪在一边,崇实跪在另外一边,这里本来和他无关的,只是为倭仁求恳的时候,说了一句很糟糕的话,他说,倭仁行事之间,是‘爱民有心,救民无术’。这句话是圣祖时期的名臣,理学宗师汤斌所言,联系到当年的旧事,大约的意思是说,一件本身并不能为众人认可的事,若是能够任用得人,也未必就一定会有大家意料中的极坏的结果;同样的,皆以为是好事的,若是所得非人,也未必就是好事。

  以这样的话为倭仁辩白,皇帝自然恼火:什么叫救民无术?难道说朕选拔容闳进上书房,是以教化典仪之事,交托非人吗?皇帝一怒之下,将他也打发出去,让他与倭仁两个同跪反省。

  把几个人传到殿中,看倭仁步履踉跄,几乎站都站不稳了,皇帝心中未必没有怜惜,但此刻却不是时候,等徐桐和崇实搀扶着他再度跪倒之后,他问道,“倭仁,这两个时辰中,你在外面可想明白了吗?”

  “老奴……昏悖,难以明晰圣意。只是,皇上,容闳不过靠一些奇技淫巧之法,上邀帝眷,这样的人,如何能够启沃皇子的学业啊?更且说,二阿哥秉性仁厚,若是学得那些西洋不敬祖宗……”

  皇帝用力一拍御案,大声说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你只知道西洋人不敬祖宗,单单以奇技淫巧之学蒙蔽世人?你就不知道,西洋人所有的科技、文明、智慧,并不在我天朝之下?再说,载滢在上书房学习多年,早已经上书房的几位师傅教以典仪文字学识,你以为,朕的子嗣就是这样的不堪一用?只是和容闳学习一番,就会忘记祖宗、礼制,改而像那些你担心的西洋学子一般,变成不忠不敬之徒?”

  倭仁迟疑的眨眨眼,还没有从皇帝

  请收藏:https://m.ncj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