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7节 游翰林院(2)_清山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犯国法,本是他应得之报,奴才身在外间,偶尔听百姓人言,说桂良总算是两江任上略有微功,奴才心里想,他那么点功劳算什么?都是朝廷上下支撑,他在两江反倒成了功臣?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

  倭仁说,“奴才想,便说功过不相抵,他仍是死罪难逃,一是要念及先帝、皇上栽培他的一番苦意,二是要念及皇上平日对他谆谆教诲的恩情,奴才以为他原本不坏,坏在他贪功求进,欲图更邀恩宠。存了这个私意,渐渐败坏了天良。再者,他私地里那些龌龊行径,如果公布天下,实在有失朝廷体面!”说罢就座中向皇帝一躬。

  在座的俱是千人遴万人选顶尖儿人精,倭仁话说得虽委婉,绕的只是一个弯子,皇帝任用桂良并无过错,是桂良自己变坏了,辜负了君恩祖德。这样既打老鼠又不伤花瓶,已是人人听得心里钦敬。

  皇帝自然也听得出来,笑着点点头,“想不到,倭艮峰竟然也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呢!”说罢起身,把《高宗实录》交六福重新放好,看看外面的天色,照例是一派艳阳高照,晒得地上白花花的,他慢慢的收回目光,转身一笑,“今儿个朕与你等君臣相晤,获益良多啊。回了,不必跪送。”

  众人自然不敢抗旨,倭仁和许乃钊一左一右,陪着他往外走,边走边说:“……眼下最要政务,是治理官场作风,故而奴才想,把皇上今儿这些旨意润色成章,明儿请皇上过目,如无不可,就用廷寄发往各省,宣示天下学宫。”

  皇帝踱步走着,一边听一边“嗯、嗯”的点头。到此站住,说道:“此议甚妥。”他回身吩咐,“就由你和许乃钊会衔吧。也不必急在一时,此时着翰林院会同内阁,认真参详,总要认真想出一个办法来,朕再也不希望有桂良、黄宗汉那般的胥吏出现在庙堂之上了。嗯,再有,朕明儿个下旨,让吏部和军机处也从中分劳一二。左右要把此事彻底的贯彻下去。”

  说话间到了门口,倭仁、许乃钊几个人看着皇帝登车而行,各怀心思,回翰林院自去不提。

  皇帝回到车中,等待了几近两个时辰之久的惊羽却小脸扳得紧紧地,殊无半点重见的欢喜,倒似乎是埋怨把她一个人扔在这里太久的似的。

  皇帝也不复方才的激情,翰林院中和倭仁等人的一番话是他心中思考多日之下所得,用意是为日后的新政张目。或者这种做法未必能够有什么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官场****之风不除,天下吏治不清,令人大伤脑筋啊!他脑子中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却又觉得不切实际,遗憾的摇摇头,很是懊恼的样子。

  惊羽在一边呆呆的看着他,以为自己的表情惹皇上不喜,正待凑过来哄一哄他,不料六福的声音再一次响起,“

  请收藏:https://m.ncj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