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48章 乌鲁迪_重生之大建筑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找到照片。”

  就在外事部门的食堂里吃了顿饭,稍微休息一会儿,培训继续进行,这次孙祖杰带来了不少照片,“乌鲁迪城市化率较低,少数几座城市里的主要建筑多是殖民时代留下的,带有浓郁的德国、比利时风格!”

  “喏,这就是乌鲁迪的首都鲁瓦加索,人口大约三十万左右,位于坦噶尼喀湖北岸,城市倚山面湖,气候宜人,有着花园城市的美称,吸引了不少游客到访。”

  “这些建筑倒是挺眼熟的!”冯少平等人看了照片上那些欧式风格的建筑,心情颇为复杂,因为中国也有这样的建筑,而那些建筑固然漂亮,但背后承载的历史却并非那么美好。

  “乌鲁迪超过九成的人口居住乡下,大多散居在山坡、丘陵地带,住房多为圆锥形泥土茅草屋,用木头搭架,以植物茎干和树叶覆盖屋顶;每家有院落,称作鲁戈(rugo),用荆棘灌木围起篱笆;孩子长大,即为其在院内盖较小的茅草屋,待其结婚时,则需另觅住处,建造新鲁戈;牛、羊圈则搭建在茅草屋附近。”

  孙祖杰又换了几张农村的照片,这些房子看起来有些像农村的麦垛谷堆,规模都不大,也比较低矮。

  “这么看的话,乌鲁迪的气候应该比较好,降雨不多,气候不冷也不热!”普通人只是看个热闹,建筑师却能看出很多东西,“要是潮湿的话,就得像云南西双版纳的吊脚楼一样悬空才能保持室内的干燥,降雨多的话,这种茅草的屋顶也扛不住!”

  “这么薄的墙壁,冷了也受不了。”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按道理说这地方真适合发展旅游业,然而可惜的是旅游业也是要有一定基础的,交通配套、住宿餐饮配套、宣传推广都必须得有,乌鲁迪显然是没这个财力的。

  “这种屋顶的圆锥结构有点过尖了,直接应用在体育场上可能有些不太合适,而且当地人是否接受这种形式也不好说,到时候还得和他们那边的负责人多沟通沟通啊!”林楼飞快地描绘了几张简图,准备作为素材储备。

  “乌鲁迪的圣鼓非常有名,由特定品种的木材包裹牛皮制成,表演时,鼓手身着袍式民族服装,边敲边跑步上场,以各不相同的动作、姿态轮番亮相,或旋转飞舞,或凌空腾越,呼喊歌唱,节奏强烈……”

  林楼也把这些圣鼓的造型简单记录下来,这些都是需要关注的重点,但是能不能用就要等和当地负责人接触之后再说了。

  如果他们很尊重自己国家的文化,那么自然可以使用,而要是他们更喜欢西方的建筑风格,那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经过了几天时间的培训,林楼和胡忠平他们全都顺利地通过了考试,并且拿到了高分,对清华的老师和学生来说,这些东西实在是太简单了。

  请收藏:https://m.ncj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