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471章 抗震_重生之大建筑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们已经把这些模块存在电脑里了,有了新项目,直接在电脑里修改更方便,审核也好通过,都是经得住考验的设计,审核部门看一眼就肯定给过了。”把模块化设计和电脑结合起来,更能提高效率。

  “等他们下次来北京的时候,就把图纸用软盘拷贝好给他们带过去,然后在当地打印,这样连运送图纸的功夫都省了!”等再过十多年网络铺开的时候,直接用邮件发过去就行了,都不用他们专门过来取图纸。

  “林工,其他设计都非常适合当地的需求,但是为什么要把抗震级别调到这么高?你这又是框架结构填充墙,又是砌体结构楼梯间的,抗震级别都提高到八级了,现在的建筑设计规范要求没这么严格吧?”徐家平疑惑地问道。

  “对啊,我刚才也看到了,这么设计肯定会提高建设成本的吧?虽然香江人有钱,但把多余的钱省下来,多建几所学校不好么?”徐家平他们还以为这笔钱是香江人捐的呢,压根不知道是林桥出的。

  “还有我看到好几个地方的细节都是之前没用过的,这样的设计也是为了抗震?”

  “我觉得现在的建筑设计规范里面,关于抗震性能的规定有些不够完善,要求有些偏低,尤其是对学校这种人群比较密集的建筑,而且西南山区位于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上,这条地震带是中国最大的一个地震区,也是地震活动最强烈、大地震频繁发生的地区。”

  “这一地区遇到八级以上地震的概率要比国内其他区域高得多,所以宁愿在设计中留有部分冗余,也不能将来遇到事情后悔!”在这一点上,林楼绝不可能妥协。

  新中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源于五十年代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这些重点工程大多都是根据苏联的抗震设防标准和规范设计的,在一定程度山保证了这些项目的顺利运行,为这些项目防备地震等自然灾害做出了卓越贡献。

  但是按照高标准的抗震等级进行设计,是要增加成本的,根据当年的核算结果显示,修建一座纺织厂,把抗震级别提升到七级以上,需要增加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二的成本,提升到能抗八级地震,则要增加百分之十五到十六的成本。

  同时住宅要能达到抵御八级地震的要求,成本也要增加百分之八以上,这就有些太多了;同时由于建国初期经济比较落后,大家对地震的危害缺乏认知,于是规定一般的住宅、办公楼、学校、车站等均没有防震要求。

  而且也没有根据中国的具体情况制定严格的建筑抗震设计标准,1959年和1964年虽然曾经两次编制过包括多种建筑的《地震区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草案)》,但是没有正式颁布,也没有强制要求和对设计进行审核,只起到指

  请收藏:https://m.ncj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