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06章 千里归家(上)_抗战:从八百开始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其谨慎特质的。

  唐家虽算不上这个山区县数一数二的富户,但排名前五绝对是没问题的,那得益于祖传的一手酿酒秘方,唐家的包谷烧精酿早已不止是销售全县,甚至远销至山城那种大城。

  这种谨慎或许是来自基因中的遗传,唐家自从曾祖父那一代起,就严守财不外露的原则,唐刀父母已经属于唐家分支还造了个东西南三厢房子,唐氏祖宅那才叫一个破落,和平常人家也没太大区别。

  估计也是物极必反,到了唐刀这儿,却是和祖辈走上了完全背离的道路,不仅极其不谨慎的选择了从军,而且还义无反顾的上了前线,甚至走的时候连父母那边都没交待一声。

  当然了,唐家是秉持着财不露白的持家之道,但绝不是什么葛朗台类型,但凡有是雇工佃户家中有重大变故,唐家从来不吝啬钱粮,唐刀的记忆告诉他,每逢年关,父亲都会烧掉一些陈年借条。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这是唐刀那位老汉唐吉利长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少年时代的唐刀听不懂,但总觉得很厉害的样子,等到成年,或许才稍稍能明白其中些许意境。

  晋熙这等略显偏远的山区,尤其是川省二刘之争时有数年时间连绵大战,社会秩序早已崩坏,山贼简直不能说多,那是很多。

  不知多少富户都必须在家中蓄养家丁拥有足够的私人武装才能保得一家平安,但唐家却是个例外。

  家中总共就有三个仆从,一个是唐刀祖父的书童,已经年过古稀在唐家已有六十年光景,唐刀自出生都以叔爷相称;还有一个是唐吉利二十年前从路边捡回来的一个痴汉,虽身高力大但脑子却是不太好使,也就干干粗活儿,但也算是唐家中唯一一个有武力值的了;另一个则是唐家因病亡故雇工留下的孤儿,无亲无故的少年从七八岁就留在唐家给唐刀做书童,也不过才15之龄。

  也就是说,唐家如果算上唐刀这个独生子,全家拢共6口人,遇上打家劫舍的山贼,那基本只有交钱认命的份儿。

  可偏生就这一片,几乎没有山贼来袭扰,一来是唐吉利交了老王大叔这个好友,在军中担任团长拥有上千号弟兄的老王大叔那可不是好惹的,谁抢了唐家不管是那处山贼都得掂量一下后果,另外就是唐家在这十里八乡靠着数十年积累下的好人缘,雇工佃户又都是本村或是周边村寨的人,只要有点风吹草动,一传十十传百,那可是不用一会儿功夫就能有大几百甚至上千人提着刀枪前来助阵。

  可别以为山区求生活的劳苦大众好欺负,山中多了去的豺狼虎豹促使他们比平原上的人们彪悍的多。

  山贼多则几十上百,少的也就十几个,和这样一大波乡勇们对搞,那纯纯是脑子抽掉了。

  这其实也是

  请收藏:https://m.ncj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