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章 战鼓相合_抗战:从八百开始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咚!咚!咚!”鼓点简单却极为有力。

  二百米外传来的震耳欲聋的枪炮声似乎在那一刻竟然都被沉闷的鼓声所掩盖。

  中年人一边奋力击鼓,一边低声吟唱: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他唱的什么?”在场的绝大多数中国民众是听不懂的。

  “他唱的是秦风.无衣!”有青年学子在那一刻泪流满面。

  逐渐的,不管懂还是不懂,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者,也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有数百人站在奋力擂鼓的中年人之后。

  距离他们不足百米外,就是日军右翼步兵向这边指过来的黑洞洞枪口。

  但,更多的中国人簇拥过来,站在一面被敲响的战鼓之后,跟着中年人吟唱: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数百人乃至千人的吼声山呼海啸,仿佛,将这片原本应该安宁的街道变成了另一片战场。

  “是的,这就是他们的战场!面对日寇随时可能射过来的子弹,那些失去家园的民众,没有再携老扶幼的狼狈退让,这一次,他们选择站在了战鼓前。

  因为,他们的士兵,在战斗!他们的兄弟,在流血!

  或许,这就是理由!”

  澹台明月在27日午后的战地日记里如此写道。

  写下这段文字之后,战地记者就丢下纸笔背起相机,忘却了自己记者的身份,加入到高声歌唱的人潮中去。

  对于这位女记者来说,或许此时的她更想成为那些勇敢中国普通人的一份子,而不只是一个旁观者和记录者。

  因为,与子同仇!与子偕行!

  和对岸的那些开始流血的男人们一起战斗。

  但她没想到,一鼓一歌,只不过是今日之开端。

  四行仓库的战壕中。

  唐刀和麾下的两个步兵班都躲在战壕里没有露头,连同唐刀在内,所有人都换装成MP冲锋枪,聚集了超过20杆冲锋枪,显然是打算给抵近的日军步兵兜头来个一波流带走。

  可日军的坦克因为要和仓库内的火力点对射,走得极其缓慢,所以唐刀等人必须耐心等待,等待着日军接近大约150米以内。

  “长官,河那边在敲鼓,还在唱歌!”刘大头爬过来给唐刀汇报顺便蹭根烟。“就是没听懂唱的啥玩意儿!难道是因为用的江南话?”

  “那是秦风无衣!”唐刀给几个同样一脸不解的士兵科普。

  再看看他们一脸的茫然,唐刀知道给这些连自己名字或许都不会写的家伙们解释什么叫‘岂曰无衣’,无疑于对牛弹琴。

  “这样吧!对面肯定有文化人,唱的古词我们这些大头兵们听不懂,我们给大家伙儿来首听得懂的。”转过身偷眼看看日军坦克大约还在300米外,前进到自己需要的射程还早,唐刀说道。

  一分钟后,二十几条汉子扯着嗓子跟着唐刀开始吼。

  只是,虽然二十几条汉子已经竭尽全力,歌声却是依然被日军隆隆炮声所覆盖。

  除了仓库内的自己人。

  站在陆军中校的角度,看着自己的士兵们浑身泥泞的窝在湿漉漉的战壕里,无数的弹痕和碎石从他们头顶飞过,

  但哪怕是趴伏在战壕里,满脸满身都是泥浆,眼眸却是有着光,嘶声高唱。

  那一刻,虽然是听不太清他们在唱什么,但陆军中校却是很清晰的感觉到,这帮士兵们再无人畏惧几分钟后的生死之战,哪怕日军拥有看似不可一世的坦克。

  “去听听他们唱的什么?”陆军中校对身边的通讯兵下令。

  三分钟后,陆军中校听到了来自一楼第一线的士兵们的歌声。

  狠狠一巴掌拍在墙壁上,把一旁的雷雄吓一跳。

  却见向来沉稳的中校指挥官浓眉一展,极少见的慷慨激昂:

  “好一个万里长城永不倒!”

  “传我的命令,所有暂时不参与此战之步兵,给我一起唱!”

  “我要让此歌传遍全中国!我们要全国皆兵!我们的万里长城永不倒!”

  。入殓师灵异录

  请收藏:https://m.ncj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