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1章 税务初革新_红楼之薛霸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友士看到冯紫英瞟向薛蟠的眼神,以及薛蟠脸上自矜的笑意,惊讶道,“难道,此事是文龙兄首倡的不成?”

  薛蟠拱手笑道,“雕虫小技,不足挂齿。蜂窝煤虽然对百姓是一项善政,能让百姓更好地度过寒冬,但是对国朝而言,却只是小道,小有裨益,却不能扭转国朝财政困局,算不上大业,只不过是小可牛刀小试罢了。”

  张友士正色道,“文龙兄这样说,就太过自谦了,我这几日闲来无事,很是了解了一番这个蜂窝煤产业,愈发觉得此事不简单,深谙由小见大的奥妙。

  “别看一块蜂窝煤不起眼,但却能实实在在地改变百姓的生活,而且,老朽还观察到,蜂窝煤产业在有意使用更多人力,今年逃荒到京城来的灾民,大半都被这项新兴产业吸引过去了,让顺天府衙门也间接从中受益。

  “往年,顺天府衙门总要为安置灾民,大费周章,还不一定能做到尽善尽美,总有灾民安置不善,冻饿而亡,今年靠这个新兴的蜂窝煤产业,那些逃难而来的灾民,有了自己谋生的门路,都不需要衙门赈济了。

  “更令老朽叹为观止的是,就连蜂窝煤用过之后的煤渣,都会被专门收集起来,用于修缮道路,可谓做到了物尽其用!

  “文龙兄首倡的这个产业,单从这些方面说,就不能说是小道,以老朽拙见,这是一个朝廷、商家、百姓三方都能得益的大善事,堪称大道!”

  冯紫英听到张友士这般说,也恍然道,“听先生此言,我才想起来,往年这个时候,顺天府衙门都会向城中富家商户募捐,用于赈济灾民,今年到这个时候,却没有听说有什么动静,原来是文龙兄首倡的这桩产业,帮衙门提前解决了灾民的困扰。

  “先生说的没错,只这一项好处,这桩蜂窝煤的产业,就善莫大焉了!”

  薛蟠自矜地笑道,“二位仁兄谬赞了,且不说小弟现在已是官身,就算没有做这个官,能为朝廷分忧解难,也是我身为国人的本分,况且小弟还是从这桩产业中,赚到了钱的,其他好处,都不过是顺手为之罢了。”

  张友士感慨道,“老朽虚长半百之数,这些年也算是天南地北,走了些地方,亲眼见证了很多事情,也曾对受灾逃荒的百姓,动过恻隐之心,却从未能像文龙兄这样,实实在在地为灾民做些事情。

  “更难得的是,文龙兄还并不以此居功,由此可知文龙兄的为人,实在令老朽钦佩。

  “老朽这些年醉心科举,除了光耀门楣的心思,也有为百姓做些事的畅想,可惜命运多舛,夙愿难偿,今日承蒙文龙兄高看,聘为幕友,是老朽的荣幸,如果拒绝,就是老朽不识抬举了。”

  薛蟠闻听此言,知道他是答应了自己所请,大喜道,“成朋先生,能得你相助,

  请收藏:https://m.ncj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