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系兰舟(二)_银瓶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延琮再见裴容廷,已经是叁日之后了。为了淮安的漕运,那才是他此行下江南真正的目的。

  不得不说,李延琮对他是真的颇有些佩服。

  前儿眼看他虽受了那样大的挫败,出门上马都险些跌下来,可今日前来交涉,看着又憔悴了许多,却依然气度俨然,步步紧逼,实在称得上不辱使命。两人剑拔弩张了一个下午,争夺着一条看不见的底线,最终还是李延琮放弃原本了大肆敲诈的计划,商定了准许官船通过淮安府的渡口,不过所运军需的十中之一归他所有。

  “中堂果然出将入相,腰里一把剑,口中一把剑,样样无往不利。”小厮递了新茶来,李延琮端起茶盏摇头,笑得意味不明。

  对面裴容廷早变回了惜字如金的模样,淡淡的并不接口,起身便要告辞。李延琮不置可否,自顾自道:“中堂,有一句话想必你耳熟能详: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

  裴容廷理也不理,径自转身便走。李延琮笑道:“我并没有要挟中堂的意思。现在我也没有什么可以要挟你的了,不是么。”

  这话显然是指前日银瓶自作主张,与裴容廷一刀两断的举动。由李延琮的嘴里说出来,带着淡淡的无奈与得意,“我知道,裴中堂不屑与我这等乱贼为伍。不过我近日听闻辽东的战局并不容乐观,入冬以来高句丽改守为攻,加之草枯水冻,梁军不适寒冬天气,冻馁而死者十中之四五。接连折损两叁位主将,脑袋都被扶余贼砍下来悬在城墙外头。情形焦灼,朝廷必要再调遣新将接手,中堂以为,临危受命之人会是谁?”

  这堂屋朝西,落日刺眼地照过来,红得发了白。可裴容廷脸上依旧是没有血色的漠然,仿佛人世的光照不在死人身上。

  他提袍要走,李延琮给门上小厮使了个眼色,小厮随即拦住了他。

  李延琮把指尖敲着案几,“我知道,中堂不怕死。不过所谓‘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也总得为明主而死,为国殇而死罢。我那弟弟算得上明主么,辽东的战事算得上国殇么?‘攘外必先安内’,崇文馆七岁孩童都学过的道理,难道季祯不懂么?”当朝皇帝的名讳叫做季祯,“那他为何还要不顾国匮民乏执意攻打辽东,中堂可曾想过?”

  裴容廷终于有了一点反应,身子虽未动,眉头却略蹙了一蹙。

  “因为五年前,我曾经领兵攻破西凉,拓展了一百叁十里疆土。季祯心有不甘,仅此而已。”李延琮把手撑着下颏,闲闲吃了一口茶,吐掉茶叶梗,“我那好弟弟,自幼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学了一身驭人的心机本事,却从来没正经受过一日皇储的教导,更没上过一天战场。辅佐他,风平浪静的时候倒也罢了,如今……中堂也难免有力不从心

  请收藏:https://m.ncj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