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五十一章 都要搞_抗战之铁血兵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再次坐上船,所有人都放下心来,尽情享受美好生活的开始。

  终于要离开战场了,终于一直要去那个心心念念的昆明了。以老烟袋为首的云南人,脸上全都露出了喜悦。

  他们一个个跑向甲板,望着家的方向。

  与他们一起的还有赦尔曼等一众德国教官,他们倒是无所谓,穿着迷彩军服坐在新船上的悠哉游哉的晒着冬日,绝不多见的太阳。

  是的他们搭的是一艘新船,而张四行正领着人参观着这艘在安庆新建造的船。

  “张校长,这种船吃水相当浅,咱们华夏现在通航的河流中都能走。”

  “嗯,这船不错,不过一是装的太少,二是造的太慢,将来在泸州那边建个造船厂,咱们还需要更然,又能造的更快的船。”

  听着张四行雄心勃勃的计划,汤仲明心中不以为然。在他的想法里,这样的船造起来已经够快了,他还想多快。

  因此他提醒似的说,

  “张校长,如果不是您的设计,我根本不敢想象,船居然能这么造,还能造这么快。”

  严格来说眼前的船不算新船,它的双船体是两艘载重两百吨的平底江船。只不过把船上除去壳子之外的所有东西都拆了。

  然后使用麻布、竹席、鱼鳔胶一层层复合而成的木工板,把整个底舱做成了有多个水密舱,并使用清水充当压舱水面。

  然后整艘船就有意思起来,因为它是这时不但在华夏,甚至在整个世界都不多见的大型双体船。几台一氧化碳气体发生器与两台汽车发动机,就布置在底下两艘大船的后半部分。

  三层甲板,除去张四行他们住的那层之外,都完全是大统舱的设计。

  说造这艘船快,原因在于除了最下面的两艘作为承载舱的旧式木船之外,所有的上层建筑都是使用那种轻盈的复合板材建设的。

  这是张四行离开安庆前,给汤仲明以及后勤营的匠人们留下的作业。

  “不算快,另外上面几层舱室可以做成模块化的,运人、运货要随时能更换,还有方便装卸货……”

  眼下听到模块化的汤仲明立即就两眼放光,因为当建设头一批次的几艘双体江船时,汤仲明就听过“模块化”这个词。

  因此整个上层建筑制造时完全是标准件,完成生产后留下适当的榫卯结构。安装的时候既省事又省心,就算不会识图的人,也完全能够按照预留标记把零件安装到位。

  看看下面两个用旧木船改装的舱室,张四行摇摇头,

  “用老式木船也就是权宜之策,等到了昆明我们要建立生产流水线,生产适合长江全流域航行的载重五百吨左右的木船。”

  “张校长,还用那些胶合板?”

  点了下头,张四行回答,

  “还用胶合板,只不过用的胶要使用化学手段生产,鱼鳔胶的粘接质量还可以,但和化学树脂比还

  请收藏:https://m.ncj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