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七章:几十年巅峰生涯_国际倒爷,从海上贸易开始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竖起大拇指。

  “你够狠啊,我还真没看错你,果然是我林家的崽,胆大包天!”

  林岭东举起酒碗抿了一口:“怎么说?”

  林正远眯着眼,将林岭东从头打量一番:“那批马来酸,是你搞出来的吧?”

  林岭东笑而不语。

  “你到底挣了多少?”

  林岭东:“怎么,你来就为了挖我老底?要这样谈,别怪我送客了。”

  “哈哈哈,你小子,果然够狠,够绝,连你大伯的财路也断”

  林正远笑了一番:“连你大伯的面子也不卖了,行吧,你到底想怎么搞?有没有兴趣和我开矿?”

  林岭东:“什么矿?”

  林正远:“煤矿,现在国家走的资源路子,只有资源才能赚大钱,咱们做煤炭,你在马尔代夫的铁矿不错,放那个地方可惜了,拉回来,我们煤矿钢铁一起搞,转做焦煤炼钢,等几年抽回补贴还能大赚一笔,有没有兴趣一起搞?”

  听到这话,林岭东微微点头。

  内心也不免赞叹,在商业的眼光上,林正远还是有独到之处的,有很强的前瞻性。

  广東这么多村镇企业,说白了都是一些农民家族搞起来的,刚开始起步门槛都很低,发展的过程,都有很强的共通性,像他们这一任的阿叔公,便是从菜市场起家,再到成衣家具,88年兼并国营老厂,烧结合成橡胶,涉足材料产业。

  第二年,尝到甜头了,又搞了家烧塑厂,做PET聚酯塑料回收。

  可说白了,这些都是底层产业链。

  做的材料产业,也不过是依靠废物回收,跟开家废品回收站没什么区别。

  之后转服装工厂,也是顺势而为,因为广東的氛围就这样,大家都在搞服装,搞就赚钱,大家都做。

  再往下面发展,很多人就守着一家工厂,两家工厂,慢慢壮大,看起来是挺赚吧?

  一场金融风暴,全他妈没了。

  基础制造业,始终是太过低端,并不是长久之计。

  广東同期这么多家族产业,就林氏顺利转型,等林正远坐稳之后,服装工厂和塑料工厂全都卖了,又躲过环保危机,一个大步子,一头扎进资源重工,成为广東前列的钢铁集团。

  后期搞投资,他也是血赚,他重组了徽商商会,在2008年召开世界徽商恳亲大会,亲任微商总会总理事长,人脉关系也铺得牢固无比,资金,内幕消息,渠道,全都掌握,资源整合,信息共通,风口行业的投资令人叫绝,捞得盆满钵满。

  林岭东是重生人士,有这份眼光并不奇怪。

  可林正远身处当代,也有这个意识,就很不简单了。

  在事实上,他是振兴了中兴家族的。

  几十年巅峰生涯,稳如老狗。

  对手下的把控能力,强势手腕,更是远非常人所及。

  按烧冷灶的概念,光是投资他都不亏。

  “怎么,去过马尔代夫?”

  林岭东捻了一口烧腊,笑咪咪的问:“你该不会亲自去吧?”

  “你是我的崽,我当然会去。”

  林正远干掉半碗,伸出单臂,重重的拍在林岭东肩上。

  “你是三房长孙,我一直把你当亲儿子在看待,平常威严一些,也是为了你能成材,你小的时候调皮捣蛋,没少打你,现在长大了,成材了,大伯我看在眼里,心里是真高兴啊,以后我们叔侄携起手来,好好的大干一场。”

  请收藏:https://m.ncj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