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48章 牵线搭桥_穿在1977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陈凡写的东西,自然不是只有简单的5个名词,否则也用不了那么长时间。

  这里面还包括了对各个名词的解释和施行的目的、以及施行的流程。

  流程又包括了起因、方法、环节和目的。

  杨厂长他们埋头仔细看了一遍,都忍不住连连点头。

  事无巨细、切实可行,不错不错!

  李副厂长最先抬头,若有所思地说道,“这套管理方法,不仅适合工厂,好像用在食堂、医院这些后勤场所也可以?”

  陈凡笑了笑,说道,“当然。刚才我不就说了么,卢家湾的所有副业单位,全部都是按照这一套理论在执行,效果非常好。”

  只不过他给卢家湾副业单位制定的管理规范,是用具体的条例来呈现,根本就没提“5S”相关内容半个字。

  因为卢家湾的工人都是直接从农民转职过来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你要跟他们讲得太过高大上,他们反而会迷糊。

  所以针对他们的管理,一定要简单直白,就和海尔最早的13条厂规一样,“1、不准在车间随地大小便。2、不准迟到早退。3、不准在工作时间喝酒。……”

  就是要让所有人一眼就能看明白!

  陈凡便把这一套理论,融进了卢家湾各个单位的管理规定中。

  以他的名望,加上这些农民兄弟姐妹对管理的一无所知,竟然推行得比几十年后的工厂还顺利。

  哪怕再不习惯,也绝对没有人敢故意违反,除了初期有少数人无意中犯了错,后来都能顺利执行到位,再也没人犯过。

  杨厂长抬起头,若有所思地说道,“前面几个我都能理解,最后一个素养,我也能理解,只不过,做起来是不是有些困难?”

  其他要求针对的都是工厂环境,唯有“素养”针对的是职工。

  众所周知,改变人是最难的,这一条却偏偏要求培养职工的行为习惯,只怕会在工人中引起不小的抵制。

  工人老大哥啊!

  他们要是闹起来,上上下下就没有不怕的人。

  陈凡却立刻摇头,正色说道,“不管是五大原则,还是八大原则,其中的重中之重、最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素养’,这一条做不好,其他全是空中楼阁……吧啦吧啦。”

  后世在某个时间段,几乎所有企业都推行过5S管理法,但是能真正做好的,却万中无一。

  为什么呢?

  因为那些企业家都搞错了主次,忽略了对员工的培训。

  如果你不改变一个人的习惯,那么一项制度最多只能保持到强行监管结束的那一刻。

  不要说28天改变一个人的话,那是这个人自己想变,然后才能用所谓的28天来培养成习惯。

  若是这个人自己不想改变,甚至心里还在嫌麻烦、排斥,别说28天,28年都不可能。

  反过来,如果能够将“素养”这一条执行到底,其他要求

  请收藏:https://m.ncj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