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九章 群雄讨董_三国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邺城,为各方义军提供粮草。

  再接着,相继举兵的关东群雄们也就不由立下盟约,共同推举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

  因而,袁绍得以自号车骑将军,而后假授官号。如曹操,便就得到了奋武将军之号。

  如此一来,关东军声势更盛,对外号称足有兵马百万。更是不由从北、东、南,三个方向包围了洛阳。一时间董卓形式急转而下,仿佛已有倾灭之相。

  见此,原本自任相国只觉天下尽在掌控之中的董卓此时也就不禁慌了神。

  却是放眼望去,天下群雄并起,仿佛人人都要杀他。不知不觉中,他竟以如过街老鼠一般,成为了人人喊打之辈。

  生死间有大恐怖。当与天下之人为敌时,董卓心中有焉能不为之恐惧。

  故而等消息传回洛阳之后,董卓一方面指示郎中令李儒鸩杀废帝弘农王刘辩,一边也便不由急忙提出了迁都之策,欲要放弃洛阳,退守关中。

  但奈何迁都之策一提出便就遭到了满朝文武的反对,甚至就连被他亲自提拔起来的太尉黄琬和司徒杨彪,也坚决反对迁都。

  董卓见此,自是不由越发惊怒。

  可为了避免自己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董卓便未敢逼迫朝中太紧。而是假借天子之令,调京兆尹盖勋与左将军皇甫嵩入京。

  而却不成想,京兆尹盖勋早就生出了推翻董卓,匡扶汉室的想法。因而在收到关东军群雄并起的消息之后,当下就写了一封亲笔信,遣亲信送往了扶风皇甫嵩的手中。

  约左将军皇甫嵩共同响应车骑将军袁绍,在关中举兵,将董卓堵死在洛阳,好成关门打狗之势。

  然奈何皇甫嵩受三纲五常之礼法约束,决心要做做死忠之臣,竟不肯举兵,反而单骑入京,为董卓所擒。

  由此一来,京兆尹盖勋独木难支,便就只好领命入京。

  而后,二人帐下共计三万余兵马则也尽数沦为董卓囊中物,四面合围洛阳之计亦成泡影。

  然即便如此,年迈之董卓亦以无心与关东群雄相争,故不由再度提出迁都之策,并一举罢黜太尉黄琬、司徒杨彪,强定迁都之策。

  可迁都之策虽定,关东联军却不得不剿。

  故董卓便就不由以相国之尊,召集朝会,欲在迁都之前尽发兵丁讨伐。

  但不成想,董卓欲要讨伐关东联军的话音才刚刚落下,侍中郑泰就不由站出来反对道:“夫政在德,不在众也。”以刺董卓无德。

  董卓闻言大怒,欲杀泰,故曰:“如卿此言,兵为无用邪?”

  然幸郑泰多有机智,为了能够保全性命,竟不由当场言出《十胜十负论》以赞董卓。

  董卓闻言大喜过望,视郑泰为奇才。甚至打算让郑泰做将军,统兵讨伐关东军。

  但在这个关键时刻,作为董卓婿子的李儒却是不由劝住了董卓,并言道:“郑公业智谋才略过人又与外寇结谋,现在给他军队,就是帮助了他的党羽,这简直是大祸事啊!不如杀掉他,以绝后患。”

  然董卓爱其才,竟不忍杀之,发却将其任命为了议郎。

  可在之后,董卓却还是不由向河东郡的赵旭下达了一道命令,命令赵旭立即领兵东进河内,协助天子西迁。

  请收藏:https://m.ncj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