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87章 买粮需林邑_奋斗在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殿内,不少人说得兴高采烈,满面红光。

  但是,众多岭南道出身的官员,包括林知祥、张元昌乃至俞铃的亲信俞九天在内,都面露难色。

  崔耕看向林知祥道:“怎么?林老爷子不赞同本王发兵林邑?”

  “这个……老朽确实不大赞同。”

  “为什么?”

  “老朽毫无不怀疑岭南王麾下将士的勇猛,咱们打林邑肯定能战而胜之。但是……打赢了之后呢?”

  郭元振道:“当然是抢了他们的粮食回岭南道,还有什么之后?”

  林知祥苦笑道:“林邑国虽弱,但其国方圆数千里,却不算小,咱们不可能对林邑斩尽诛绝。”

  张元昌接话道:“当初太宗年间,林邑上表大唐,言辞颇有不恭之处,有司建议征伐林邑,太宗皇帝思量良久,,没有同意,尽管表面上说不愿意因为几句话就令大唐子民枉死,实际上还是鞭长莫及,此地既不能久占,又何必树一个敌人?”

  郭元振非常聪明,马上就明白了林张二人的未尽之意,道:“听二位的意思,似乎是……非常怕得罪林邑人?”

  “倒也不是怕,只是非常麻烦。”张元昌道:“海上丝绸之路的路线,就是经林邑,真腊,河陵、骠国,经天竺直至大食。所以,此地乃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不管咱们的船只出发,还是其他的国家来大唐,都必须在林邑进行补给。若我岭南道真与林邑结了血海深仇,这条道路断个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这样啊……”

  闻听此言,郭元振也没脾气了。

  以岭南道的不到二百万人口,对抗李隆基治下的五千万人口,唯一的可行之策就是发展海贸。一打林邑,海贸就废了大半,这如何使得?

  他眉头微皱道:“那总不能让岭南王去林邑吧?若是林邑与李隆基勾结,害了岭南王,咱们不就全完了吗?”

  “这……”林知祥为难道:“老朽当然也不愿意岭南王轻身犯险,此事实是两难。到底如何应对,还得岭南王决断。”

  崔耕沉吟良久,道:“林邑允许本王带多少兵马前往?”

  封常清道:“最多两百人马。那地界山河众多,气候湿热,既不适合马匹驰骋,也不适合马匹生存。恐怕真翻了脸,靠骑兵突围都不可能,还请岭南王三思。”

  崔耕喃喃道:“也就是说,本王若应约去了林邑,能否顺利回来,得看林邑王的心情了?”

  “呃……也可以这么说。”

  ……

  众人又商量了一会儿,也没什么破局之策。摆在大家面前的是三条路:一,崔耕轻身犯险去林邑。二,冒着海上丝绸之路被废掉十几年的风险,直接征伐林邑。三,凭岭南道之力,硬抗过这场大旱灾。运气好,饿死几万人也就抗过去了。最坏的结果,恐怕要饿死将近二十万人。

  崔耕左右权衡,最后一咬牙一狠心,道:“诸位勿复多言,本王心意已决,去林邑走一遭。”

  “岭南王,你……”

  “大伙别着急,听我把话说完。”崔耕道:“其实本王去林邑,也没那么大的风险。大家请想,若林邑与李隆基勾结害了本王,他能得到什么好处?诸位兴兵数万,直接灭了林邑不是不可能吧?到了那时候,李隆基难道还会给无权无势的林邑王什么补偿?”

  “话虽如此,但是……”

  “本王当然知道还有其他的风险。比如林邑王想把本王扣下,要挟咱们岭南道。比如林邑瘴疫颇多,本王可能水土不服,一命呜呼……等等。但是,我崔耕崔二郎经历的大风大浪多了,一个小小的林邑能让我折戟沉沙?简直是笑话”

  最后这句话颇有强词夺理之嫌。

  但崔耕是谁?出使过突厥,平定过契丹之乱,只身入过新罗偷佛指,前往吐蕃搅了个地覆天翻。

  此言一出,还真的掷地有声,不好辩驳。

  “……”

  人们面面相觑,一片鸦雀无声。

  良久,封常清跪倒在地,道:“既然岭南王心意已决,末将也不好再劝。只是无论如何,这次岭南道之行,您得带上我!若果真出了什么意外,常清誓死护您的安全。”

  崔耕却缓缓摇头道:“不行,本王不同意。”

  请收藏:https://m.ncj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