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一十八章 德国菜和东北菜_重生法国当文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托尼,我真没想到你一个法国人居然会这么喜欢吃德国菜!”看着大口吃酸菜和猪肘子而且还越吃越开心的唐宁,马绍尔有些意外的说道。

  唐宁心道,我这哪是爱吃德国菜,我这明明吃的就是家乡东北菜好不好?当然了,德国菜和东北菜本身就差不多,都有大猪肘子、香肠、啤酒,甚至都有血肠和酸菜。所以说如果要招待德国朋友的话,直接拉到东北菜馆肯定没错,甚至就连默克尔到访沈阳的时候,都吃了两份的酸菜白肉......(哈啤是中国最早的啤酒,德国啤酒的名气就不用说了吧。)

  究其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德国跟东北的气候比较相似,虽然伦敦跟漠河的纬度差不多,但架不住人家靠海而且有大西洋暖流啊,所以卷福带着个鹿角帽就可以过冬了......

  不过作为一个跟德国有着深仇大恨的法国人(阿尔萨斯和洛林,这是当时法国人刻骨铭心的仇恨),正常来说不应该喜欢吃德国菜。

  于是唐宁想了一下,答道:“我这是在为我们法国占领德国之后做准备!”

  随后岔开话题道:“不过通过这次中国之行,我发现我最喜欢的还是中国菜!”

  这句话倒是引起了大家的共鸣,纷纷附和道:“没错、没错,我现在最喜欢的也是中国菜,尤其是那个灌汤包,他们到底是怎么将汤汁灌进去的?”

  “我喜欢北平的驴打滚、豌豆黄,感觉比最高级的下午茶点心都要好吃!”

  “我喜欢红烧肉!”

  “......”

  聊着聊着,忽然苏菲不解的问道:“可是有一点我一直没搞明白,咱们这些天去了这么多家中国菜馆,为什么没有一家有李鸿章杂炒呢?明明这是咱们在纽约最常吃的中国菜啊?”(更加有名的左宗棠鸡此时还没被发明出来。)

  “亲爱的,其实李鸿章杂炒这道菜并不是什么中国名菜,纯粹就是华人移居美国之后,将一些廉价食物放在一起炒,尤其是美国人根本不吃的牛肚、鸡胗之类的东西,只不过后来为了适应美国人的口味,所以用肉代替了内脏。

  至于名字,据说是因为李鸿章当年访美的时候吃过,因为本来就是杂炒在一起炒的,为了沾李中堂的光,所以就叫做李鸿章杂炒......”唐宁解释道。

  提起李鸿章,唐宁忽然想起穿越之前抖音上的一帮历史盲,对着张之洞的照片在下面大喊:“李大人竟然用自己的命换来一亿银元,晚辈李氏,拜见李大人!”后面的队形相当整齐,都在拜见李大人......

  可问题是初高中的历史课本上明明都有张之洞和李鸿章的照片啊?由此可见义务教育还是任重道远啊!(其实比历史盲更可怕的是地理盲,比如大连、青岛、厦门这几个著名城市就经常被

  请收藏:https://m.ncj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