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第六十八章_似蜜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的手臂贴着她腰侧伸过去,修长手指慢条斯理翻开一份草拟文书,半点没有避讳的意思。

  李凤鸣却没有太大兴趣。

  觑见桌上备了碟浇好花酱的山芋,李凤鸣便伸手去端,余光漫不经心扫过那份文书。

  瞥见“归化入齐”四字后,她讶异愣怔:“嗯?!”

  “怎么了?”萧明彻偏头,见她宛如石化,甚觉有趣,替她先将那碟子拿到一旁放下。

  李凤鸣回魂,双手巴住他的脸挤到变形,眼睛却盯着那文书:“这归化之策,最初是谁提的?”

  “父皇,”萧明彻道,“我已命岑嘉树带人在研判是否可行。”

  李凤鸣默了半晌,哈哈大笑着倒进他怀里,甚至孩子气地蹬了蹬腿。

  “为什么突然发疯?”萧明彻抱紧她,虽满头疑问,却被她感染了笑意,“到底怎么了?你是认为此事不可行?”

  “太可行了!南境国战损失了大量青壮人口,若在此时推行归化之策,可辅助人口快速补充。”

  萧明彻点头,却又不解:“那你笑什么?”

  世上没有两颗一模一样的脑子。

  但魏、齐、夏同文同种,三国君主面临的问题总是大同小异。

  在应对“大型国战后人口锐减的问题”上,夏国姬平君、齐帝和曾经的大魏储君李迎,竟都想到了“与友邦抢人”的损招,这不是巧了么?

  所谓“归化”,意即‘归服并接受教化’,从律法上正式获得所在国之名籍,余生便以所在国国民的身份存于世间。

  李凤鸣在做魏国储君时,曾就此事命徽政院主司粟琬领智囊反复研判两年,粗拟了流程,连相应该新增或修订哪些律法条款都有所准备。

  可惜徽政院建制尚未完善,储君李迎的路就到了头。

  无独有偶,夏国女帝姬平君也想到了这招。

  在魏齐筹备和亲的那一年里,姬平君已在夏国境内推动舆论造势,意欲招揽旅居夏国十年以上的异国人“归化入籍”。

  万万没料到,如今齐帝也想到这法子了。

  这对李凤鸣来说是个惊喜。“若夏、齐真能成功推动‘归化入籍’之策,就证明我年少时关于此事的想法是对的。”

  大魏前储君李迎在十五六岁时的前瞻性和洞察力,竟已可比肩执政十几年的姬平君、执政三十余年的齐帝,这对魏国那头当初舍弃李凤鸣的人来说,是多么响亮的一记耳光啊!

  “回头我让淳于给你一份细则,”李凤鸣乐不可支地拈了块花酱山芋咬在口里,“不过,这事难在开头。”

  萧明彻颔首轻叹:“对。”

  有些异国人在别国客居久了,确实会生出长留之心。但他们会担心即使归化也难被真正接纳,仍被看做异国人。

  那样的话,就成了无来处也无归途的漂萍了。

  “要消弭他们这种担忧,首先律法上得给他们相应保证,这个我和淳于从前

  请收藏:https://m.ncj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