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四章 稀里糊涂的胜利_二战之救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要心痛一番的话,估计指挥官也没有心情去指挥好所有的部队了,那样将会是灾难性的后果。

  所以隆美尔到北非之后就很少再干以前当师长那时干的事情了。隆美尔就专心的当起了非洲军团最高指挥官的职务。隆美尔每天都是在情报文件,军事地图,比例沙盘和参谋人员中度过的。隆美尔也就是从这个时候才真正的成长成了一名合格的高级指挥将领。

  隆美尔是带过兵的人,是深深的知道一个正确的命令对一线部队的重要性。有的时候一道错误的命令往往会带给前线部队的灭顶之灾。而战争的偶然性更是如此,与其说交战两个阵营的胜利是看那个方面指挥层的正确命令多,还不如说是看那个阵营下达的错误指令少。

  当然这不是几十年后的伊拉克战场,美军能依靠先进的战场单兵系统获得即时战场情报。现在还是科技比较落后的1942年,没有人能够做到对战场情报的精确了解。德国不行,英国也不行,就连装备了单兵无线通话设备的美国也不能。这样就需要指挥官要对战场做出一个预判,当然也是跟赌博差不了多少。隆美尔是属于比较幸运的那一种人,在北非前几次的作战中压对了筹码的位置。

  当然这也跟隆美尔自己的个人军事修养是分不开的。隆美尔在每次作战之前都要根据情况做出预判,然后根据自己的预判下达各种军事命令。可以说一切基本上都在隆美尔的掌控之中,不管是获胜,或是战败,不管是进攻还是撤退。在作战之前,这位沙漠之狐往往都能预料个八九不离十。

  但是现在的情况却让隆美尔是有些心里难受了。不是为别的,就是为眼前这些搞不懂的胜利。作为非洲军团的最高指挥官,自己的军队取得这么大的胜利按说隆美尔该高兴才对。可是隆美尔却始终没有这个念头。究其原因还是这次取得的胜利并不是在隆美尔自己的指挥之下取得的。

  隆美尔也是高傲的不行的家伙,一向是看不起别的将领。在隆美尔的印象当中,除了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的几个少数德国将领以外,就再也没有人能够超越自己。当然这也是隆美尔的一相情愿的想法。要是真把隆美尔弄到俄国的冰天雪地里,也不见得会比别的军事将领强上多少。

  可是现在的情况也有点太离谱了吧,隆美尔自从见到那些庄家学院的教官们以后,心里就没有平静过。那是肯定的,这些人都是隆美尔以前学院里面的同事。

  1935年10月15号,隆美尔已经是中校级别的军官了,奉命调到新建的波茨坦陆军学院任教官。

  波茨坦是普鲁士军国主义的摇篮,波茨坦卫戍部队教堂更是普鲁士军国主义的圣地。希特勒上台后,波茨坦成了德国人追思昔日辉煌

  请收藏:https://m.ncj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