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六章 家风_重返198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经不小了,但今年也只有十九岁,刚刚参加工作,平时总和一帮朋友玩耍,在大哥刘向学眼中同样是个孩子。

  “小家伙,你还是个天才?怎么没看出来呀?”

  刘向伟说着就伸手。

  “我艹,干什么?”

  “嘿嘿,真是长大了,你…………!”

  刘向伟话还没说完,刘啸的奶奶就一巴掌扇在他的头上。

  “滚蛋,你敢欺负我大孙子,看我不打死你。”

  都说是“小儿子、大孙子,老人的命根子”,可刘向伟这个小儿子在刘啸这个大孙子面前没有丝毫的尊严…………。

  刘啸成了天才,也得到校长的许可不用去学校上学了,让他去也不去。

  白天父母还要去上班,刘啸只能自己一人在家,可在家里能干什么呢?电视没节目,也没有什么娱乐设施,自己的弟弟刘小鹏倒是在家,可刘啸怎么能和他玩到一起去?难道要玩一些撒尿和泥之类的幼稚游戏吗?那不如杀了刘啸。

  刘啸决定跟着父亲去他工作的工厂看看。

  刘向学的工作单位叫做丰城第三轴承厂,他还是副厂长,负责轴承销售工作。

  当然,刘向学这个副厂长和刘啸爷爷那个副厂长比不了。

  轴承厂只是市属企业,归FC市机械局管理,同类的企业有很多,比如第一、第二、第三机械制造厂;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机床厂;矿山总机厂、第一、第二、第三无线电厂等等。

  看看吧,一座三线城市就拥有如此多的工厂,光轴承厂都有三家之多,刘向学这个副厂长只是副股级。

  刘啸爷爷所在的化工厂是丰城最大的企业之一,隶属省化工厅,规格当然不是其他小厂子能够相比。

  第三轴承厂距离刘啸家并不远,骑自行车不过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当刘啸走进这座工厂时,还是被厂子的规模吓住了。

  光是门口的大铁门就有十五米长,三米多高,巨大的厂区恐怕有一万多平方米,工人足有三百多人。

  在二十年后,一座占地近万平方米,拥有三百多人的工厂也算是规模比较大的企业了,年产值起码在七八千万,要不然连工人的工资都发不起,可是这家轴承厂呢?

  刘啸问了自己的父亲,去年年产值不过五十多万。

  五十多万?开玩笑吗?现在工资是不高,刘向学这位副厂长每个月也就七十多块钱,一线工人高一点,但也不到一百,所有人平均下来六十块钱左右吧。

  平均工资六十块钱,一年下来七百左右,三百多人的企业,一年工资支出二十多万,剩下三十多万除去上税还能剩下多少?这点钱对于一家企业来说能干什么?

  当然干不了什么,刘啸在工厂里溜达一圈后就发现一半的设备都处于停产状态,大量生产出的钢墩就扔在外面,不少都生了锈,已经报废。

  工人们更不用说,很多人从上班开始就靠在犄角旮旯聊着天抽着烟,甚至是打扑克下象棋,整座工厂死气沉沉,没有任何朝气,就如一个将死的病人。

  刘啸很费解:就这企业还有活下去的必要吗?

  生产力低下,人浮于事,如此企业能活在这个世界已经是奇迹了,可在这个时期,这样的企业非常多,特别是在北方,多如牛毛。

  对工人来说,干不干活工资都差不多,为什么去干活呢?

  对于工厂来说,是像购置新的设备,可没有钱,向上面要,上面不给,那就没办法了,大家就混呗,反正黄不了。

  企业黄不了,这是所有人的想法,诺大的一个国家能让工厂倒闭吗?

  当然可以。

  请收藏:https://m.ncj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