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998章 “跨步”_贞观大名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帝王开口,一言九鼎。李世民果然说话算话,从陈府回来以后,当天晚上他就召集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宰相,商业海上丝绸之路的事情,并让陈飞向他们描绘了异域风情。

  次日,朝堂上就初步通过了打造海上丝绸之路的提议。

  贞观十九年年末,冬天飘落第一片雪花的时候,座落在扬州的江南造船厂正式完工,明年春天,将会有第一批木材运送过来,同时,会大批量招募船工,开始建造宝船。

  不管怎么说,海上丝绸之路计划算是踏出了第一步,陈飞相信,只要这第一步迈得顺利,大唐帝国的航海时代必定会来临!

  当然了,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船厂才刚刚建造完毕,等道舰队成行还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现在他要做的还是努力推动大唐的工业水准。

  没有错,这段时间陈飞惊喜的现大唐有从农耕社会过渡到工业社会的迹象!

  虽然说踏入工业社会的标志是蒸汽机的出现,现在陈飞也不会造什么蒸汽机。但是,大唐的手工业是越来越达了。

  随着地瓜,玉米,土豆等高产量的作物在全国推广,新品种的杂交水稻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大唐的百姓再也不用为粮食愁。

  粮食产量过剩,不为粮食愁,农民也不满足于天天过着种地的日子。尤其是陈记创办起来的一座座加工作坊,听说里面的工人薪水都非常可观,弄的外面的人心痒痒,不少人都拼命的托关系,想到里面去工作。

  那些在作坊里工作,拿着可观薪水的人迅富裕起来。他们拿着赚来的工钱,去酒肆或者去市场消费,带动了其他产业的消费。

  其他产业效益上来了,自然也是想学着陈记的样子,想让自己的生意做大,因此也效仿陈记,开办作坊,扩大市场等等。这就吸引了许多进不了陈记的农民到他们这里来就业,他们也获得了相对可观的收入。当然,没有陈记那么高的薪水。

  就像是一个循环,大唐的商业和农业相互依存在一起,滚雪球般越扩越大。那些小的私人作坊,像是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尤其是长安城周边,几乎成了小作坊的天下。小一点的作坊里有四五个工人,大一点的有十几个工人。

  虽然与后世的工厂根本没法比,但这已经是一个极大的进步,陈飞相信,只要能保持这样的势头展下去,大唐必然会提前踏入工业社会。

  而且陈飞开的图书馆里面不仅仅开设了识字课程,相应地还有算法课程,他更是用【宝箱系统】查询到了许多有关物理化学的知识,编辑成书,放在图书馆内。

  虽然大唐现在还是流行文学,但是他也惊喜的现,同样有不少人会对这些书感兴趣,抱着物理或者化学书本看的津津有味。相信这样展下去,工业社会的来临真的不久了。

  陈飞之

  请收藏:https://m.ncj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