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16章 望清弊端_贞观大名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同年秋天,安西都护府与阿拉伯帝国再次爆发战争。战争规模不算有多么大,双方共投入兵力约三万人。但是战况十分的惨烈。

  原本只是阿拉伯人缺乏过冬的粮食,棉服,所以来大唐边境抢掠,出动的兵马不多,只有千余人。可惜这货盗匪刚好撞在了枪口上,唐军一支巡逻队伍发现了入侵者,点起狼烟,很快就集结了上万的部队来此围剿入侵者。

  毫无疑问,这一千阿拉伯人绝对不会是唐军的对手。他们被杀的溃不成军,只有极少部分人逃了出去。

  事情当然不会就这么简单的完结。同胞在大唐领地上的遭遇,使得阿拉伯人极度不满,不过他们不敢正面和唐军交战,因此联合了西突厥人,夜袭唐营。

  唐军发现了敌人的夜袭,不过为时已晚,等到警报发出的时候,敌人已经冲破了大营外围。唐军从睡梦中冲忙起来迎敌,双方在夜色的遮掩下爆发了一次小规模的战斗。

  最后的结局是遭遇偷袭的唐军败了,丢下数千具尸体,一路往后撤退了三十里地才停下。

  同样的,阿拉伯人如此嚣张的行事也激怒了安西都护府的都督。未经过朝廷允许,他调用了五万兵马围剿侵入大唐境内的阿拉伯军队。

  虽然围剿的效果非常好,斩杀敌人五千余人,俘获四千余敌人。不过唐军也损失了两千余人。

  算是一个小胜利,但是代价有点高昂。

  安西都护府的军事行动被送到了长安,绝大多数大臣们没有什么意见,不过有一个人除外,他对此持一个完全相反的意见。

  陈飞非常清楚,历史上大唐是如何走向灭亡的。

  唐初的时候,政权还不稳定,且大唐边境有许多强大的国家对他们虎视眈眈。因此边境的一些军事要地活着重镇往往驻守许多士兵。为了方便管理这些士兵,唐朝向前朝学习,设立都督这一官职。

  其权力大致相当于后世一个省的省高官兼任军区总司令。在唐朝后期演变为“节度使”。而唐朝的灭亡,和这些“节度使”脱离不了干系。

  毫无疑问,都督的设立在唐初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政策,有助于划分行政区域,便于当地军事和政务的管理。不需要事事都向长安禀报,以免延误了军情。

  但是到了唐朝的中后期,就形成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这些人的权利太大了!他们手中的兵权成了皇室的重要威胁。可悲的是,当时的皇帝光顾着沉迷美色,完全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安史之乱爆发,彻底为动荡揭开了帷幕。拥兵自重的节度使失去控制,成了灭亡唐朝的主要原因。此后,中华民族逐渐跌落神坛。虽然出现过几个辉煌的朝代,但是再也无法和汉唐相比。

  因此陈飞非常担心唐朝会重蹈覆辙,最终灭亡在这些都督(节度使)手里。

  他

  请收藏:https://m.ncj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