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八章 急于求成_重生之钢铁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书记及管委会主任的两委班子,主要还是起协调作用,重大事项的决策权还在区委区政府。

  八月底,区委区政府就在市《指导意见》的基础之上,拟出新区建设工作细则,进一步细化梅溪新区前期的筹备及框架性建设工作——所有的动作,效率之高、速度之快,仍东华近年所罕见。

  “四个分园区,明明有三个都是从梅溪港工业园分拆出来的,但叫他们这一分拆,就好像四个园区里的功劳,我们只能占一个,其他三个都是苏恺闻到任后新搞出来似的……”

  沈淮在区政府大楼,还是保留在之前的办公室,只是门头的铭牌从之前的“副区长办公室”,改为“常委办公室”。沈淮担任区常委后,倒可以配备专职秘书,就把邵征也从梅溪镇调到区委办来。

  在参加区委区政府召开的新区建设会议,袁宏军、黄新良没有立即回梅溪镇,而是跟何清社、李锋都凑到沈淮的办公室里来歇气。

  所谓草莽出英雄,袁宏军等人从基层摸爬滚打十数年,爬到乡镇位子上,对人心的认识,对世事的复杂性理解,其实要比苏恺闻这样高高在上,从小给人捧着、哄着的官二代,要深刻得多。

  谭系官员在梅溪新区上玩的花招,袁宏军他们自然不难看明白。

  “之前梅溪港工业园,只需要一个镇领导分管;这一下子分拆出四个分园区,那就多出三个分管领导,”袁宏军愤愤不平的说道,“他要有本事另起炉灶就算了,苏恺闻到梅溪之后,看似没有动以前的老人,但他这么拼命竖旗分灶,又从黄桥、竹社以及区委区政府抽调基层干部补到梅溪,实际还是要想把我们这些老人给分散掉……”

  沈淮笑了笑,说道:“看他们能不能折腾出什么名目了,梅溪新区最终能不能出成绩,还是要看硬数据的,我们要给人家一些耐心。”

  沈淮对苏恺闻这些动作都没有觉得意外,要是不能容忍苏恺闻对梅溪镇动一点点手脚,他也不会这么干净利落的把梅溪镇交出去。

  在国内不存在什么割地为王一说,官员的轮调也渐成惯例。就算他在梅溪镇继续干下去,五年届满,也会调任他职,没有可能说就由着他把梅溪镇经营duli王国。

  他的根基在于,是梅溪这些老人不假,但主要的是大家都能处于上升势态之中,而是形成封闭的、排他性的小团伙。

  即使不是苏恺闻,其他调到梅溪主政的官员,也会搞拉人马立山头、分化瓦解地方势力的动作,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苏恺闻的这些动作,说到底也是师承他老子跟谭启平的教导而已。

  苏恺闻要是能他老子跟谭启平给他画了框框里做出新的格局,沈淮还真就佩服他有能耐呢。

  只要苏恺闻的这些小动作没有严重损害到梅溪镇发

  请收藏:https://m.ncj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