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零七章 臣服_大清之祸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扎这里的明军提供战舰运兵和海岸炮击之类支援的情况下,使用滑膛枪炮武装起来的僧伽罗人,对泰米尔人进行过多次的大规模扫荡,双方之间的战斗到现在都还没完全平息。

  这场持续多年的大战,造成锡兰岛上人口锐减,目前两族加起来估计也就一百万。

  当然,这与大明无关。

  虽然锡兰是大明属国,但大明原则上不会介入属国内部的平叛作战,这是属国政府自己的职责,作为属国,连自己国内土匪都解决不了,那也未免太不称职了,这就跟大明内地某省出现土匪活动,也只能由地方上警察和预备役去剿灭,而不能找总参谋部调动正规军一样,后者不是干这个的。

  尽管锡兰实际上是明军在印度洋上最大的军事基地。

  这里是锡兰经略使驻地。

  科伦坡驻扎着明军第十军军部,一个步兵旅,一个炮兵旅和一个守备队,另外还有海军南洋舰队第三分舰队,至于第十军其他各部则分散驻扎在孟买,科钦,果阿,甚至马德拉斯等各处从英法荷葡等国接管的殖民据点。反正这些地方都是海港,都有新式蒸汽船,甚至都有欧洲人当年修建的棱堡,这些据点本身也都是补给点,需要的话可以快速调动,舰队从锡兰出发到最远的苏拉特,也不过才五六天航程而已。这些据点和驻守的明军还有依托他们的那些商人,正像是钉在印度这头肥羊身上的蚂蟥般,不停吮吸着它的血液,实际上这时候的锡兰经略使担当的就是印度半岛经略使职责,而印度经略使则更像是孟加拉经略使和恒河经略使。

  事实上现在杨丰对印度并没有太大野心。

  当然,他就算有野心也没用。

  哪怕他把整个印度全推平了,国内老百姓不过来移民,他也一样是白费力气,他之所以搞巴哈杜尔沙,只是为了让莫卧儿帝国瓦解而已,然后把印度变成几十甚至像原本历史上一样,变成五百六十个土邦,这样才方便于他以后的控制。

  说白了他就是在复制英国统治印度的模式。

  所以他对印度南部那些乱七八糟的势力,又是罗阇,又是纳瓦布,又是摩诃罗阇之类家伙都不准备逼迫太甚,只要引诱他们分别du立就行,然后慢慢以各种方式逼他们臣服变成属国。

  说白了,印度最适合的角色是经济殖民地。

  至于完全吞并……

  呃,这片土地上人口比大明还多呢,保守估计一点五亿,他得杀到什么时候才能杀完啊!还是做为经济殖民地进行压榨,然后偶尔搞个小饥荒,散播个小瘟疫,这个比较划算一些。

  到达锡兰后,杨皇上在科伦坡或者现在的名字昭武府的皇城行宫内,召见了一下锡兰国王并且关心了一下地方匪患,顺便勉励了他几句,然后就把这家伙打发回了康提,虽然这时候

  请收藏:https://m.ncj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