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三七章 只是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_大清之祸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有督察院的人民代表要求召教育部尚书到督察院解释解释,或者干脆把应天大学女院总监撤职。

  当然,他们也就是说说。

  应天大学理论上是私立学校,那校长可是皇后陛下,谁敢撤她任命的女院总监?

  所以应天大学女院的学生就这样保住了她们的裙子长度,当然发现这样也可以后,大街上被酷暑折磨的姑娘们,越来越多地把裙子截到了接近膝盖,很快那些老古董们也就绝望了。

  而杨皇帝看的另有其人。

  “那是何人?”

  他指着一个白人男子说道。

  后者此时正摆出一副风度翩翩的姿态,拿着他那插满羽毛的帽子向那几个女学生鞠躬,而那些女学生也正还礼。

  “启奏陛下,那是一个来求学的法国人,跟着法国领事来的,咱们学校是开放的,所以他经常过来转悠,因为咱们的图书馆不对外国人开放,他都是和那些学生交好,以此来换取他们帮忙借出馆里的书籍,有时候也请教那些学生问题,您也知道咱们和法国之间关系不错,那些学生对欧洲也很好奇,倒是有不少和他关系不错的。”

  总监说道。

  杨丰脸色一变。

  “臣该死,是臣等疏忽了!”

  他身旁锦衣卫内务司北京分司指挥使立刻跪下了,一脸恐慌地赶紧请罪,倒是那总监还没反应过来。

  “起来吧,查清他借过什么书问过什么问题。”

  杨丰面无表情地说道。

  “还有,传旨各地锦衣卫,立刻调查各地大学内还有无类似情况,另外传旨教育部,所有大学及地方图书馆,上缴一切科技类书籍。”

  杨丰说道。

  他的确忽略了这个问题,实际上大明对于技术外流也有一套管控措施,杨皇帝自然比任何人都明白可以输出思想输出制度输出文化,但绝对不能输出技术,事实上这种思想在大明已经非常有市场了。毕竟那些资本家们手中主要就是三大法宝,一是廉价的资源,包括使用奴隶的劳动力资源,二是属国的商业特权,也就是各种税收优惠,三就是技术上的绝对优势了,这三者加起来构成了大明工业品在一个个又一个市场上获得的垄断地位,把所有竞争者牢牢踩在脚下。

  比如英国。

  英国的毛纺品和棉纺品已经彻底从亚洲消失了,尽管他们也有美洲的廉价原料,尽管他们的纺织女工待遇比大明的奴隶也强不了多少,但技术的巨大差距却让他们在大明纺织品面前毫无招架之力。

  实际上这时候大明产的棉布甚至在欧洲已经相当流行,哪怕英国国内也能见到,而且还是上流社会所喜欢的。

  原因很简单。

  印染技术的差距太大了,这时候大明的工厂别说各种不同颜色,就连多色多图案的花布都能源源不断生产出来,英国人拿什么去和一七八五年才出现的辊筒印花机还

  请收藏:https://m.ncj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