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七章 仙神人鬼从今定_我,即是世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皇室家庙”原因。

  歌圩过半,经文又变,伴曲调、笙管、打击乐,乾坤道众又念《佑圣咒》。

  檐牙高啄,辉煌的琉璃瓦下,庄严肃穆的黄幡摇曳,其侧缭绕凝儿不散的香火烟气,道士们的歌圩把场中烘托、渲染上一层平和神秘的氛围,叫人心生平静,摒弃杂念。

  由冲虚担高功都讲,深厚的真气随音而起,比少林降魔狮子吼也不差,唱及高处,隐隐盖过千万围观人的嘈杂声音。

  冲虚道长一曲唱罢。

  忽的摆动繁重法袍,高喝:“弟子起眼望青天!”

  刹那间,他浑身乱抖,竟是以自身作请神乩童,站立法台中央,手捏法印,侧跨摆了个请神指印作起式。

  同时面朝拜请东方,叩首三遍;

  有如神棍般跺脚踏地,念咒“天地玄宗,万气本根,三界内外,唯道独尊,广修万劫,证吾神通,体有金光,覆荫吾身,持诵万遍,身有光明,万神朝礼,役使雷霆,内有霹靂,雷神隐名,洞慧交彻。”

  “五气腾腾,金光速现,覆护真人!”

  “急急如玉皇光降律令。”

  “急急如玉皇光降律令。”

  “急急如玉皇光降律令。”

  ………

  无数乾坤道众皆高升大喝。

  整齐划一的“急急如玉皇光降律令!”响彻云霄,就连笼罩天柱峰的云海也随着众道士大喝而荡涤一清,天顶正阳洒照,当真玄奇至极。

  只是;

  无数围观者,勿论僧尼道俗、士人工贾,明世宗、文武官,皆仰望天上却也未见神仙降世。

  其中钦慕道者,一脸失望,沙门僧人满脸幸灾,随着时间流逝,场中已有杂音,那些端坐法台的老道士们,更是气息不稳,脸色灰败。

  只除了隐于盖众多人的降临者们,他们齐齐发愣,就在刚刚系统忽然有了提示:

  “大事件:封神伊始。”

  ………

  嘈杂的法会现场,无数人潮涌动,就连崇道甚坚的明世宗也下了高台,正欲遣人去问。

  这时——

  阳光明媚的天柱峰,忽的霞光阵阵。

  冲虚道长站金殿上,身上漫出紫意,倏忽化光飞起,头顶现一紫府,霞光与紫府交汇,生出祥云,托着他悬于高空。

  冲虚面露狂喜,一面双手于腹前合抱,两膝下跪,俯伏叩道,又双手抱拳高拱。

  金殿中大罄自响三声,冲虚礼赞道:“有请天尊下界来!”

  随着冲虚道长玄奇表现,万众围观者如被攥住脖颈的鸭子,场面静的可怕,那声“有请天尊下界来!”更是声传百里,连山脚下不明情形的百姓也齐齐看向武当山顶。

  乍见山顶,金光万道滚红霓,瑞气千条喷紫雾,一片覆压百里的玄奇建筑,置于云端,飘飘然如仙境一般。

  仙境有一大门,高悬金匾。

  上书;‘南天门’三个大字。

  金甲神人排列把守,两边摆数十员,个个顶梁靠柱,持铣拥旄,身披金甲,执戟悬鞭,好不威武。

  天兵天将拱卫着一辇金阙银銮座,座上有一个隐于珠帘袅篆中的庄严金身相。

  云层峨峨,玉京金阙,声奏玄歌妙乐。

  天散宝花,地涌真香,天顶宫殿,紫柱金梁,处处玲珑剔透,层层龙凤翱翔,隐见有捧巾仙女,掌朝的天将,护驾的仙卿。

  随着冲虚叩拜,那八景鸾辇里,九光宝盖散开,露出一尊玉皇。

  大天尊俯瞰红尘众生,口含天宪,敕曰:“吾生于浩劫前,运化于古今,列宿群星,仙神人鬼从今定!”

  煌煌之音响彻天地。

  请收藏:https://m.ncj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