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四章_两步追到部落未来首领[gl]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都是一个个逝去的战士,这些人和张治国在一口大锅里面喝过汤,无论如何张治国想到他们的死讯一种难言的痛楚都在侵蚀他的心灵。

  全面的反空袭作战进入高氵朝,城市在燃烧,灼热的火焰吞噬着大地。位于埃塞俄比亚高原的“亚的斯亚贝巴”正位于欧洲联合空军南下的要冲,这个城市遭遇的空袭力度也是整个北线战场,乃至于整个非洲战场最惨烈的一处阵地。

  “炮弹装填!”

  “哐啷”一声,口径122毫米的老式苏制高炮装填完毕,赤膊着上身的黑人士兵,依照指挥官的命令重新调整火炮的射击参数。这些比在场士兵们年龄还要大的武器,是前苏联冷战时代前期制造的主力防空装备,战术性能肯定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不过火炮过硬的质量加上这些武器到手之后“非发”不懈的改进努力,发挥余热的122毫米高炮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与现役小口径速射高炮相比,口径达到122毫米的高炮命中一发的威力称得上骇人听闻。

  低廉的价格和操作需要的低技术含量,使得“非发”通过各种途径在全世界每一个角落搜罗到这些淘汰多年的装备,经过维修改进之后作为要地防空火力网的有力组成部分,各种退出战争舞台的大口径高射炮再一次登上原本属于它们的战争舞台,更具讽刺意义的是,未尝有一显身手机会的它们这一次终于有机会向着宿命中注定的敌人开火,证明它们存在的价值。尽管换了时间,更换了地点,同样的对手仍然极大的激发了这些老式高炮的热情,它们用和自己年龄不符的高亢声音宣告着自己的新生。

  “非发”装备的火炮包括100毫米、105毫米、115毫米、122毫米和130毫米等不同口径的高射炮,为了简化后勤补给的工作,全部122毫米和130毫米高炮安置在埃塞俄比亚、索马里、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北线地区,其他战区也是根据安排分配了口径不等的高炮。各家兵工厂赶制的炮弹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相应战区的弹药库储存,前线现在用不着顾虑弹药的补充问题。

  “开炮!”

  “轰隆”!密集如蝗虫的欧洲联合空军机群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制空权掌握在手中不假,地面的防空火力不曾有一刻止歇。“非发”装备不起大量的先进防空武器,而且找不到足够数量的熟练士兵,但是那些早就应该在军事博物馆里颐养天年的大口径高炮完全不理会欧洲联合空军的轰炸和电子干扰,无休止地朝天空喷射着炮弹。北方防线接到的唯一命令就是,要么英勇战死在敌人面前,要么由自己人就地正法,一个很简单的二选一问题。

  不是张治国冷酷无情,高强度的空袭,连续的爆炸,眼睁睁的看

  请收藏:https://m.ncj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