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七章 布尔巴基学派_呸,我才不想当学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叶秋并没有意识到,江城大学送给他的这套四十卷《数学原理》,对他未来道路将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布尔巴基学派是由法国数学家所组成的数学结构主义团体,成型于20世纪30年代。

  《数学原理》正是该学派的核心著作。

  他们以结构主义观点从事数学分析,认为数学结构没有任何事先指定特征,只是着眼于关系对象的集合。

  在各种数学结构之间有其内在的联系,其中代数结构、拓扑结构和序结构是最基本的结构,称为母结构,而其他结构则是由较为艰本的结构交叉、复合而生成的一资结构。

  布尔巴基学派的数学家们尝试用数学结构统一数学,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获得巨大的成功,风靡全球数学界。

  然而,布尔巴基学派的成功,使得“新数学”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进入中小学数学教学,从而造成了巨大的社会问题。

  幼儿园的小朋友要开始学习集合论,到中学就要教环与理想。

  这不仅学生吃不消,连教师也叫苦连天。

  这种“新数学”教育在法国、美国等国家推行一段时期后,效果明显不佳,因此有些人就迁怒于布尔巴基,形成了一股反布尔巴基的浪潮。

  很多人批评布尔巴基数学体系的极端形式化、抽象化、公理化以及脱离实际,还有些批评者认为布尔巴基的数学是不切实际的。

  记住网址m.lqzw.org

  但事实上,这些批评并不公正。

  布尔巴基的确追求形式上的严整及漂亮,但是,他们的抽象概念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他们也从来不做那些为推广而推广,为抽象而抽象的工作。

  虽然后来布尔巴基学派因为计算数学,应用数学,分析数学等学科的发展,渐渐进入式微。

  但这并不意味着布尔巴基学派的理念就是错误的。

  比如《数学原理》的各分册都是按照严格的逻辑顺序来编排的。在某一处用到的概念或结果,一定都在以前各卷、各分册中出现过。

  这种严格而精确的风格使得所有结论都清晰而确切地表述出来,形成一个完善的体系。

  叶秋之前所学习的高中数学知识,整体知识体系分散且混乱,普通学生很难理清里面的关系。

  而这套《数学原理》,将会让叶秋对现代数学从根本上产生一个明确的认知。

  ……

  “叶子,叶子……”

  叶秋再次回过神来,便听到陆晚晚正在耳边呼唤,他抬头看向姑娘,有些茫然道:“怎么啦?”

  “下课了,走了,吃饭去!话说这本集合论就这么好看吗?我看你都入迷了。”

  陆晚晚娇憨道。

  “这么快一节课就过去了?”

  叶秋有些吃惊。

  过去一个月,他的成绩虽然直线上升。

  但更多的是因为过目不忘的缘故,要说看书学习真的有多少乐趣

  请收藏:https://m.ncj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